磁珠在核酸提取中

注意:本文仅为网络信息汇总,正确性有待商榷

磁珠

磁珠内层结构略过;其外包裹四氧化三铁,为磁性来源;再外包裹高分子材料,其上偶联不同官能团。一般依据官能团不同,分为硅羟基磁珠,羧基磁珠,氨基/咪唑基磁珠和其他带正电磁珠。他们分别存在不同特性。

基本原理(基于硅羟基磁珠,羧基磁珠等带负电的)

首先是磁珠和DNA吸附,其中相互作用目前尚无定论,主流学说为盐桥理论。(硅羟基、羧基)磁珠表面带负电;DNA的磷酸基团带负电,若在PEG则会夺取DNA分子外水化层而加强这一过程。在溶液中高浓度的正离子可以与两边的负电性基团结合,成为‘盐桥’。另外疏水作用,氢键等也都是促进吸附的因素。

洗涤一般使用75-85%的乙醇溶液。这时盐被洗去,理论上会破坏盐桥,不过DNA并不容易溶解在此浓度乙醇中,他们沉积在磁珠周围,因此还是不易脱落。这里乙醇浓度很重要,浓度高时,体系中的水更少,因此清洗盐离子的能力减弱,但DNA回收率高;浓度低时可以更好洗去盐离子,但DNA损失变大。

在洗脱前要先晾干残留的乙醇。注意晾干时磁珠表面无光泽即可,过度干燥,体系失水过多,会导致磁珠DNA进一步聚集,最终DNA很难回溶到水中,影响回收率。

之后使用水或者TE缓冲液即可洗脱,因为此时体系中已经无法形成电桥的结构。


对于带正电的磁珠,是通过调节pH实现核酸分子在磁珠表面的可逆结合。

其他要点

硅羟基磁珠和羧基磁珠的不同

硅羟基磁珠适合高浓度盐体系,如NaI、NaClO4、GuHCl、GuSCN等盐。
其一般含有二氧化硅,因此用这种磁珠时体系的pH不能太高,一般不高于9。但二氧化硅磁性微球抗机械强度强,化学稳定性比较好。

羧基磁珠适合PEG和NaCl的体系。而且他们会令核酸分子从伸展的构象逐渐蜷缩成小球状,其上的负电荷也大部分被屏蔽掉,促使核酸分子吸附到磁珠上。(这种构象变化似乎在普通条件下也会发生,而且核酸分子越大越有变化的倾向,这也是一般情况下磁珠会优先吸附较长核酸片段的原因)通过以上性质,则可以实现片段筛选。
另外,羧基磁珠具有超顺磁性、快速磁响应性、高羧基含量、单分散性和亚微米尺度粒径等特点,能够在特殊化学试剂(如EDC)的作用下将多肽、蛋白、寡聚核苷酸等生物配体共价偶联到微球表面。

磁珠尺寸

尺寸越小悬浮性越好,但磁响应会减弱(磁铁吸得慢)。

pH的影响

除了上述硅羟基磁珠的特性外,pH会影响DNA和Si(硅)的带电性。pH3-9条件下,DNA一般带负电;pH5-7时,pH越高,Si表面的邻位硅烷醇基团就越多(不知具体原理),越利于DNA吸附。而pH超过7时,吸附DNA的能力则下降。

其他

异丙醇挥发性低于乙醇,而且破坏水化层的能力比乙醇强。DNA在异丙醇中更难溶解。


磁珠在核酸提取中
https://www.wuzeyu.site/2023/02/02/magnetic-beads/
作者
吴泽雨
发布于
2023年2月3日
许可协议